反馈
百万精选
粉丝
被赞
被加油
本来可以回血1000多,自己把自己的原则打破了[图片]
第二天实盘,就啥也没有了,买卖点票没有记录了
明天有,还在路上
今天又是五个点,周亏了10个点,看来我的选股出现了问题。本次操作受到了上次操作的严重影响,今天操作受到了昨天的影响,老想一下把上次,上天的亏损赚回来,没有及时止盈。[图片]
要稳住,慢慢来,5月份赚回来
贪心了,要是见几百就跑有盈利
勉强跟上了指数涨幅,又是迷迷糊糊的一天[图片]
转债专业户👍🏻
疯狂的追涨杀[图片]杀跌
兄弟稳住,错三次就应该休息一下,调整下继续战斗,在这个论坛里我只有你一个朋友,我们并肩作战,兄弟加油[鲜花][鲜花][鲜花]
兄弟,你这是玩的转债吗?这个是T+0交易吗?
模式内亏损。无奈了[图片]
创作者筛选
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 “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”,提出 “适时降准降息”“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” 等政策组合拳17。这一表述较此前 “稳住股市” 新增 “活跃” 二字,释放强烈政策信号。央行 4 月 25 日开展 6000 亿元 MLF 操作,净投放 5000 亿元创年内新高,流动性充裕为市场提供支撑20。此外,中央汇金等 “国家队” 通过 ETF 增持形成估值 “压舱石” 效应,截至 4 月 19 日,中央汇金 ETF 持仓规模已达 1.05 万亿元8。制度变革的双刃剑效应
证监会发布的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管理规定》自 7 月 1 日起实施,允许上市公司对部分信息进行 “代称、汇总概括或隐去关键信息” 式披露1。这一政策虽旨在降低企业合规成本,但可能加剧市场对信息透明度的担忧,尤其是业绩不佳的公司可能利用豁免条款规避披露,需警惕 “雷区” 风险。
二、宏观经济与资金面的支撑与压力经济数据超预期提振基本面
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5.4%,超出市场预期,工业增加值、消费、投资等核心指标均呈现复苏态势56。3 月社零增速回升至 5.9%,显示内需回暖;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9.7%,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显著6。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为股市提供了中长期支撑。资金面呈现结构性分化北向资金:4 月 25 日净流入 37.01 亿元,加仓消费电子、半导体等科技板块,显示外资对硬科技领域的青睐2021。内资动向:主力资金净流出 3.79 亿元,超大单与小单资金分歧显著,反映市场短期博弈加剧22。增量资金:近三周 ETF 净流入超 500 亿元,险资、社保加仓高股息资产(如银行、能源),为市场提供稳定器作用7。
三、板块轮动与热点持续性分析领涨板块的驱动逻辑电力板块:受政策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动、夏季用电高峰预期及中央汇金一季度抄底布局影响,电力股近期持续活跃,九洲集团、华银电力等多股涨停1223。AI 与算力:七部门联合印发方案深化 AI 在医药领域应用,叠加英伟达等美股科技巨头业绩超预期,AI 硬件(如 CPO)、AI 应用(如医疗 AI)板块表现亮眼1219。消费复苏:五一假期临近,食品饮料、旅游零售等板块受益于政策补贴及消费预期提升,但需警惕短期超买风险12。领跌板块的风险因素创新药:部分企业一季报不及预期,叠加市场对业绩验证的担忧,江苏吴中、苑东生物等个股大幅调整12。房地产:尽管上海等地一季度地产投资回暖,但行业整体仍处于调整期,招商蛇口、城投控股等个股冲高回落12。
四、外围市场与政策风险的传导效应美股科技股的 “风向标” 作用
美股纳斯达克指数 4 月 25 日收涨 1.26%,创历史新高,特斯拉、英伟达等科技巨头领涨919。若美股科技股持续走强,可能带动 A 股相关板块情绪;反之,若特朗普 4 月 28 日公布的关税政策加码(如对中国商品加征 50%-65% 关税),可能引发 A 股科技板块连锁反应18。美联储政策与流动性预期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暗示 6 月可能降息,市场对年内降息概率预期升至 90%9。若美联储降息落地,可能缓解全球流动性压力,利好 A 股估值修复;但若关税冲击导致美国经济衰退风险上升,可能引发外资回流避险资产,对 A 股形成压制15。
五、技术面与市场情绪的关键信号指数关键点位上证指数:3300 点附近震荡,MACD 红柱缩短,短期调整压力增大。若能放量突破 3310 点阻力位,有望打开上行空间;若跌破 3280 点支撑位,可能下探 3250 点312。创业板指:1900 点支撑位稳固,储能、半导体等成长板块反弹带动指数回升,但量能不足可能制约反弹高度12。情绪指标与资金动向恐慌指数(VIX):美股 VIX 指数维持在 20 以下,显示全球风险偏好回升,但 A 股投资者情绪仍较谨慎,融资余额增长缓慢15。成交量:4 月 25 日两市成交额 1.11 万亿元,较前一日小幅放量,但仍低于 1.3 万亿元的活跃阈值,市场交投活跃度有待提升20。
六、综合预判与操作建议短期走势概率上涨概率 45%:政策托底、美股科技股走强、消费板块季节性利好可能推动指数高开。震荡概率 40%:市场对关税政策的担忧、主力资金分歧、量能不足可能导致指数冲高回落。下跌概率 15%:若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加码,或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,可能引发恐慌性抛售。重点关注信号政策面:4 月 28 日政治局会议是否释放更多稳增长信号,如降准降息时间表。外围市场:美股 4 月 25 日后的走势,尤其是科技股和纳斯达克指数的表现。资金流向:北向资金是否持续流入,电力、AI 等领涨板块的资金承接力度。操作策略激进型投资者:可关注电力(如国能日新)、AI(如仕佳光子)等热点板块的低吸机会,但需严格控制仓位。稳健型投资者:建议配置高股息资产(如银行、能源)及防御性板块(如医药),规避业绩风险股。风险提示:警惕业绩暴雷股(如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公司)、关税敏感型行业(如消费电子、汽车零部件)。结论4 月 28 日股市开盘存在上涨机会,但受制于政策不确定性、外围市场波动及资金分歧,整体或呈现 “高开震荡” 格局。投资者需密切关注政策落地、外资动向及板块轮动,灵活调整持仓结构,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把握结构性机会。
---
一、技术面与量能关键
1. 沪指震荡区间
当前沪指在3270-3320点区间已震荡13个交易日,短期面临方向选择。若早盘半小时成交额突破2200亿且量能维持在1.1-1.2万亿,可能冲击3300点压力位;若缩量则可能回踩3250点支撑。
- 关键压力位:3300点(缺口压力)
- 重要支撑位:3250-3270点(5日均线及震荡平台)
2. 创业板指技术信号
创业板指需关注年线1947点支撑,若科技股活跃或带动反弹至1970-2000点区间;若失守1930点可能触发进一步调整。
---
二、板块分化与机会
1. 防御性板块延续强势
- 银行:工商银行、建设银行等高股息标的受利率下行预期支撑,短期或延续上涨。
- 电力:夏季用电高峰预期推动核电、绿电板块,但需警惕午后冲高回落风险。
2. 科技成长股博弈性机会
- 机器人/AI产业链:特斯拉Optimus量产预期催化减速器、PEEK材料等细分领域,关注大位科技等活跃标的。
- 半导体设备:国产替代逻辑叠加政策支持,北方华创等或受资金关注。
3. 消费修复预期
五一假期临近,旅游(众信旅游)、免税(中国中免)可能迎来补涨,但需注意节前资金避险情绪。
---
三、风险与不确定性
1. 量能制约
当前市场缩量明显(4月28日成交额1.06万亿),若明日无法放量至1.2万亿以上,反弹持续性存疑。
2. 政策落地节奏
发改委“6月底前推增量政策”细则若未在盘前释放,地产链、消费板块或继续承压。
3. 外部扰动
美债收益率波动、外资单日净流出超50亿等风险可能压制市场情绪。
---
四、综合预判
- 乐观情景:若早盘放量突破3300点且站稳1小时,沪指有望冲击3320点,科技成长股或成反弹主力。
- 中性情景:维持3270-3300点区间震荡,银行、电力等防御板块护盘,题材股分化。
- 悲观情景:缩量跌破3250点支撑,触发技术性调整,需关注3200点整数关口。
---
五、操作建议
- 仓位控制:建议保持4-5成仓位,均衡配置高股息(银行/电力)与科技成长(机器人/半导体)。
- 观察指标:
1. 早盘半小时量能是否达2200亿;
2. 北向资金动向(若净流入超20亿或提振市场);
3. 政策面是否释放增量信息(如LPR下调预期)。
---
总结:明日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,结构性机会集中于政策催化的科技主线及防御性高股息板块,需警惕量能不足导致的冲高回落风险。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,等待节后政策明朗化后的布局机会。
本来可以回血1000多,自己把自己的原则打破了[图片]
第二天实盘,就啥也没有了,买卖点票没有记录了
明天有,还在路上
一、宏观经济与政策支撑
1. PMI数据超预期释放积极信号
4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.5,非制造业PMI为50.8,综合PMI为51.4,均高于荣枯线。这表明中国经济延续扩张态势,尤其服务业复苏显著,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。此前政治局会议明确“适时降准降息”政策导向,叠加一季度GDP增长超预期,政策红利有望逐步传导至资本市场。
2. 外资布局与资金面边际改善
尽管北向资金实时数据受限,但从近期动向看,外资在节前已开始布局。例如,消费电子、半导体等板块获北向资金加仓,而4月29日深股通主力资金净流入17.99亿元,显示部分资金提前押注节后行情。此外,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的发行,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补充。
二、技术面与市场情绪
1. 关键点位争夺与量能信号
沪指在3300点附近形成密集成交区,4月29日收于3286.65点,距离该压力位仅一步之遥。技术面显示,60分钟级别的调整周期和空间已基本到位,若今日成交量能放大至1.1万亿元以上,有望突破3300点并打开上行空间。反之,若量能持续萎缩,可能回踩3265点支撑。
2. 板块轮动与资金偏好
近期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性行情,机器人、AI、电力等科技板块表现活跃,而消费、旅游等板块因节前资金避险情绪承压。今日需重点关注两类机会:一是钠离子电池、人形机器人等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(如宁德时代、中科海钠的技术突破);二是电力、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,可能受益于夏季用电高峰预期。
三、风险提示与操作策略
1. 外部不确定性与资金博弈
美国商务部长关于汽车零部件关税的言论可能影响出口链板块,而美联储政策预期波动(如6月降息概率55.8%)也可能扰动外资流向。此外,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资金博弈加剧,需警惕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引发的波动。
2. 仓位管理与热点跟踪
建议投资者保持五成左右仓位,平衡进攻与防御配置。若沪指突破3300点且量能有效放大,可适当加仓科技成长板块;若市场延续缩量震荡,则优先关注电力、黄金等避险资产。需特别注意,业绩暴雷股(如海南椰岛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)和退市个股(如*ST嘉寓被摘牌)可能拖累市场情绪。
四、结论与展望
综合来看,今日A股在经济数据向好、政策预期升温及技术面修复需求的共振下,存在突破3300点的概率。但需密切关注开盘后半小时的量能变化和北向资金动向,若量能不足或外资大幅流出,可能导致冲高回落。对于短线投资者,可重点关注3300点得失及机器人、电力等热点板块的持续性;对于中长线投资者,可逢低布局调整充分的消费、科技龙头,等待节后市场回暖。
一、宏观经济与政策支撑
1. PMI数据超预期释放积极信号
4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.5,非制造业PMI为50.8,综合PMI为51.4,均高于荣枯线。这表明中国经济延续扩张态势,尤其服务业复苏显著,为市场提供基本面支撑。此前政治局会议明确“适时降准降息”政策导向,叠加一季度GDP增长超预期,政策红利有望逐步传导至资本市场。
2. 外资布局与资金面边际改善
尽管北向资金实时数据受限,但从近期动向看,外资在节前已开始布局。例如,消费电子、半导体等板块获北向资金加仓,而4月29日深股通主力资金净流入17.99亿元,显示部分资金提前押注节后行情。此外,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的发行,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补充。
二、技术面与市场情绪
1. 关键点位争夺与量能信号
沪指在3300点附近形成密集成交区,4月29日收于3286.65点,距离该压力位仅一步之遥。技术面显示,60分钟级别的调整周期和空间已基本到位,若今日成交量能放大至1.1万亿元以上,有望突破3300点并打开上行空间。反之,若量能持续萎缩,可能回踩3265点支撑。
2. 板块轮动与资金偏好
近期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性行情,机器人、AI、电力等科技板块表现活跃,而消费、旅游等板块因节前资金避险情绪承压。今日需重点关注两类机会:一是钠离子电池、人形机器人等政策支持的新兴产业(如宁德时代、中科海钠的技术突破);二是电力、公用事业等防御性板块,可能受益于夏季用电高峰预期。
三、风险提示与操作策略
1. 外部不确定性与资金博弈
美国商务部长关于汽车零部件关税的言论可能影响出口链板块,而美联储政策预期波动(如6月降息概率55.8%)也可能扰动外资流向。此外,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资金博弈加剧,需警惕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引发的波动。
2. 仓位管理与热点跟踪
建议投资者保持五成左右仓位,平衡进攻与防御配置。若沪指突破3300点且量能有效放大,可适当加仓科技成长板块;若市场延续缩量震荡,则优先关注电力、黄金等避险资产。需特别注意,业绩暴雷股(如海南椰岛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)和退市个股(如*ST嘉寓被摘牌)可能拖累市场情绪。
四、结论与展望
综合来看,今日A股在经济数据向好、政策预期升温及技术面修复需求的共振下,存在突破3300点的概率。但需密切关注开盘后半小时的量能变化和北向资金动向,若量能不足或外资大幅流出,可能导致冲高回落。对于短线投资者,可重点关注3300点得失及机器人、电力等热点板块的持续性;对于中长线投资者,可逢低布局调整充分的消费、科技龙头,等待节后市场回暖。
今天又是五个点,周亏了10个点,看来我的选股出现了问题。本次操作受到了上次操作的严重影响,今天操作受到了昨天的影响,老想一下把上次,上天的亏损赚回来,没有及时止盈。[图片]
要稳住,慢慢来,5月份赚回来
贪心了,要是见几百就跑有盈利
---
一、短期市场走势预判
1. 震荡反弹为主,但需关注量能配合
多数分析认为,节后市场可能延续技术性反弹,但受制于量能不足和指数分化,反弹空间有限。上证指数若能放量突破3400点压力位,则有望打开上行空间;若跌破3300点支撑,则需警惕回调风险。
- 技术面:日线级别KDJ指标显示短线反弹需求,分时图MACD底背离也预示盘中可能有反抽,但60分钟级别MACD空头信号仍压制反弹高度。
- 关键点位:上证指数需关注3350点支撑和3400点压力,创业板指有望回补4月7日跳空缺口,科创板反弹力度较强。
2. 板块分化加剧,科技成长或成主线
- 政策催化:人工智能、低空经济、半导体等科技板块受益于近期产业政策密集出台,叠加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(5月5日)等事件驱动,可能成为资金关注焦点。
- 资金动向:主力资金持续流入科技成长板块(如AI算力、机器人),而防御性板块(银行、电力)可能因前期涨幅较大面临调整压力。
---
二、影响周一走势的关键因素
1. 节后资金回流与情绪修复
节前市场缩量明显(成交额约1.1万亿),节后需观察资金是否加速回流。若北向资金恢复净流入(近期创纪录净买入),可能提振市场信心。
2. 政策与事件催化
- 5月5日华为乾崑智能技术大会:可能催化AI产业链(算力、光通信)相关个股。
- 5月6日LPR利率公布:若降息落地,将利好市场流动性及金融板块。
3. 外部风险扰动
- 美联储政策:近期“鸽派”信号支撑美股,但需警惕美债收益率波动对A股的传导。
- 中美关税谈判进展:若释放缓和信号,可能提振出口链及科技板块。
---
三、操作建议与风险提示
1. 短线策略
- 加仓条件:若开盘后放量突破3400点,可关注科技成长股(如AI、半导体)及低空经济概念。
- 减仓信号:若跌破3300点且量能萎缩,需控制仓位,规避高估值题材股。
2. 中长线布局
- 主线一:新质生产力相关板块(机器人、低空经济),政策红利持续释放。
- 主线二:低估值修复板块(券商、消费),若市场情绪回暖可能补涨。
3. 风险提示
- 节后资金回流不及预期或引发冲高回落。
- 地缘政治风险(如关税冲突升级)可能压制市场风险偏好。
---
总结
综合技术面、政策面及资金面,周一A股大概率呈现震荡反弹态势,但需观察量能是否有效放大及政策催化落地情况。科技成长板块或成短期热点,而权重股(如金融、消费)可能维持分化。建议投资者控制仓位,优先关注政策受益且业绩确定性高的方向。
勉强跟上了指数涨幅,又是迷迷糊糊的一天[图片]
转债专业户👍🏻
今天又是五个点,周亏了10个点,看来我的选股出现了问题。本次操作受到了上次操作的严重影响,今天操作受到了昨天的影响,老想一下把上次,上天的亏损赚回来,没有及时止盈。[图片]
疯狂的追涨杀[图片]杀跌
兄弟稳住,错三次就应该休息一下,调整下继续战斗,在这个论坛里我只有你一个朋友,我们并肩作战,兄弟加油[鲜花][鲜花][鲜花]
兄弟,你这是玩的转债吗?这个是T+0交易吗?
1. 军工板块
地缘风险(印巴冲突升级、中东局势)叠加“十四五”中期装备订单加速落地,成为全天核心主线。航空发动机、导弹系统、舰船电子等细分领域表现活跃,中航成飞(成交额91亿元居市场首位)等龙头股虽日内波动剧烈,但仍获资金关注。
2. 科技成长板块
- AI算力硬件:受益于大模型算力需求爆发及国产替代加速,光模块(中际旭创)、通信设备(新易盛)等方向获政策与产业共振支持。
- 鸿蒙生态:鸿蒙PC生态发布会催化算力、智能座舱等题材,但部分科技股因资金高低切换出现回调。
3. 消费复苏
家电(以旧换新政策)、白酒(低估值修复)等细分领域表现稳健,青岛啤酒、格力电器等龙头股受益于消费数据回暖和政策催化,但板块内部分化明显。
4. 防御性配置
银行、电力等高股息板块成资金避险选择:
- 银行:降准释放流动性,建设银行股价创新高,板块整体逆势上涨1.32%。
- 电力:绿电转型加速,长江电力等高股息标的提供稳定收益。
市场特征
- 震荡调整:三大指数集体收跌,成交额缩量至1.19万亿元,显示观望情绪浓厚。
- 轮动加速:资金从高位科技股流向军工、消费等防御板块,北向资金净流出25亿元加剧波动。
总结:当前主线围绕“政策驱动+避险需求”展开,军工、科技成长与防御性资产形成多维轮动,需关注中美谈判进展及量能变化对市场方向的影响。
一、理论计算结果
若以 5万元本金 每日复利1%,按一年 250个交易日 计算,理论收益如下:
公式:最终金额 = 本金 × (1 + 日收益率)^交易日数
代入数据:
50,000 × (1 + 1%)^250 ≈ 50,000 × 12.03 ≈ 601,500元
年收益:约55.15万元(扣除本金后)
若按自然日365天计算,理论收益将高达 5万 × 37.78 ≈ 188.9万元,但股市实际交易日为250天左右,因此该结果无实际参考意义。
---
二、现实限制因素
1. 市场波动性与容量限制
- 单日1%收益的可行性:即使本金仅5万元,连续250天每日盈利1%需精准捕捉每日涨停股,但股票涨跌受政策、行业周期、市场情绪等多因素影响,几乎无法持续。
- 资金容量瓶颈:若本金增长至百万元级别,单日1%收益需拉动百万市值股票涨停,这在流动性有限的市场中难以实现。
2. 交易成本与操作难度
- 手续费损耗:按万3佣金计算,每日交易成本为5万×0.03%×2=30元,一年损耗约2,250元,直接减少净收益。
- 操作复杂性:高频交易需实时盯盘,且需规避黑天鹅事件(如政策突变、公司暴雷等),对普通投资者几乎不可能。
3. 复利悖论与风险失控
- 极端收益伴随极端风险:若某日亏损1%,则需后续连续盈利约1.01%才能回本,但市场波动可能导致亏损螺旋。
- 心理压力:长期高频交易易引发情绪化操作,例如恐慌性抛售或贪婪追涨,进一步降低胜率。
---
三、对比参考案例
- 案例1:1万元本金按每日1%复利,理论一年后达60.3万元,但实际中无人能实现。
- 案例2:职业投资者年化收益天花板约50%-100%(如某些量化基金),远低于每日1%的复利水平。
- 案例3:巴菲特年化收益率约20%,通过长期持有优质资产实现财富积累,而非短期高频交易。
---
四、理性投资建议
1. 降低收益预期:长期年化收益15%-20%已属优秀(如沪深300指数长期回报约8%)。
2. 分散投资:通过基金定投(如指数基金)平滑波动,例如每月定投5,000元至沪深300指数,25年可积累超900万元。
3. 避免高频交易:减少手续费损耗,专注长期价值投资,例如选择消费、医药等防御性行业龙头股。
结论
理论上,5万元本金每日1%复利一年可赚约55万元,但实际中受市场规则、风险及人性限制,此类收益无法实现。投资者应注重长期稳健增值,避免追求极端高收益。
模式内亏损。无奈了[图片]